首页  首页资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第四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营圆满结束
2020-12-03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iczu.admin 访问次数 : 6028


 

20201128日至1129日,浙江大学第四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营”圆满结束。此次体验营共有来自中国、韩国、加拿大、波兰、斯洛文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哥斯达黎加、巴拿马、毛里塔尼亚等11个国家的21名中外同学参加。中外学生共同参与,以中国文化为桥梁,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在精心筹备下,体验营通过课堂讲座、现场教学、实践体验等不同形式,采取理论讲授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茶艺之雅”“艺术之美”“历史之源”“文字之趣”“哲学之思”等丰富内容,深入体验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品读饮茶文化,欣赏茶艺之雅

在《茶文化与茶艺欣赏》讲座上,数学科学学院石慧玲老师讲授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和饮茶习俗的变迁,介绍了中国茶的种类、特点和制茶工艺。作为高级茶艺师,石老师亲自示范,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美的茶艺展示。她一边泡茶,一边讲解煮茶工序和饮茶礼仪,强调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在饮茶中品味人生,感受雅致的茶文化。

 

二、走近“云冈石窟,感受艺术之美

同学们走进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集体观看《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与再现》展览。在博物馆解说员的带领下,师生们近距离观赏了云冈石窟研究院所藏的石雕造像、碑刻、建筑构件等文物。其中,特别是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完成的世界上首个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让中外同学们沉浸其中,零距离感受中国古代雕刻艺术之美。

 

三、参访良渚博物院,探寻历史之源

在良渚博物院参访中,同学们依次观看了《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等展厅,中外学生一边参观,一边交流,热烈讨论特别的文化现象,外国同学也分享了自己国家的文明起源和文化遗产,大家无不对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厚重底蕴感到由衷敬佩。

四、学习书法艺术,领略汉字之趣

汉字与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有趣的汉字》讲座中,国际教育学院叶文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特别是有趣的象形文字,让中外同学体会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在《中国书法艺术体验》教学中,浙江大学学生书画社李伟岸同学通过拓印和书法临写,为大家传授拓印技巧,同学们怀着高涨的热情,细致认真地拓印出“大不自多”“求是”“留学”等字样,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毛笔体验汉字书写的独特魅力,纷纷创作自己的书法艺术作品。

 

五、学习太极武术,体悟哲学之思

在《中国哲学的思维特点及核心观念》讲座中,叶老师以生动的哲学家故事讲述了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仁”“道”“中庸”“知行合一”等五个核心概念,概括了中国哲学思想所具有的整体性、伦理性、直觉性、辩证性和实践性的思维特点,让同学们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传统武术太极拳鲜明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体验营邀请了曾荣获多项国内外比赛冠军的教育学院博士生余沁芸为大家教授太极拳。余老师一边分解太极拳动作,一边向学员们解释每个动作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她以抱手礼为例,讲解谦逊有礼的武术精神,悦纳五湖四海国际友人的武德精神。

结业:分享交流与小组展示

在体验营结业仪式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和展示了两天的学习成果。同学们表示此次体验营活动内容丰富,对中国文化有了一个全景式的学习和了解,收获满满。汉字、茶艺、书法、太极拳等是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个文化符号和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希望今后能继续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交流结束后,老师们为每一位同学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第四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营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张亚新

                                                     /潘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