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资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传承红色根脉 做好国情教育 ——国际教育学院第二党支部推出“国情教育大学习”系列活动
2024-05-06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 访问次数 : 10

  国际教育学院第二党支部隶属于浙江大学国际合作处与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由18名来自国际教育学院教学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办公室、教学事务办公室的正式党员组成,其中,教师党员占了支部党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国际教育学院作为学校国际学生工作归口管理机构,学院的国际中文教师承担了全校国际学生的汉语、中国文化、中国国情教育教学工作。


  国际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核心力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实施的有力支撑,是“知华友华”国际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可以为建构国家形象、消除刻板印象、减少文明冲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因此,如何加强国际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是一个刻不容缓且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课题,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教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的回信中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国际学生主动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历史,这对他们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将来十分有益。2024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创新方式方法以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我校国际中文教师的中国国情教育能力,国际教育学院第二党支部结合自身特点于2024年推出了贯穿全年的“国情教育大学习”系列活动,包含三次“图说党史”系列书籍学习分享会和两次实践活动。


  322日,“国情教育大学习”之“图说党史”系列书籍学习分享会首次活动开展,沈煜、郭婵丽、林加三位老师分别以“图说井冈山”“图说长征”“图说延安”为题分享了他们的读书心得。沈煜老师以“山”“枪”“旗”“嘴”“钱”“权”“地”等为关键词把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设计第一面党旗,用言语感化袁文才和王佐,创办红军造币厂,建立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等关键事件连成一串,娓娓道来。郭婵丽老师以“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彝海联盟”“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为纲,让我们重温了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林加老师从19371月红军开进延安城的一幅图片讲起,再谈到八路军誓师大会、“百团大战”、南泥湾拓荒屯田、“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他带领着我们通过图片再一次走进了革命圣地——延安。一幅幅精选的经典图片,生动地再现了我党在井冈山、长征途中和延安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引起了在场党员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们的强烈共鸣。



  419日,“国情教育大学习”之“图说党史”系列书籍学习分享会第二次活动按计划进行。赵银姬、吴剑两位老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和“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的心得分享。赵银姬老师以王大珩院士的三句话——“创新是我们的天职”“国家需要,我义无反顾!”“只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为纲,生动再现了一位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刻苦从事科学事业的中国科学家形象。吴剑老师以靳尚谊先生创作的油画《瞿秋白》开场,用反映瞿秋白烈士的成长经历、求学经历、记者从业经历、杂志主编经历等珍贵图片来讲述他何以从一名书生成长为党的领袖,他何以在面对敌人各种劝降时严词拒绝,他何以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而绝不屈服,瞿秋白烈士临难不屈的精神和他留下的文字是我们宝贵的遗产。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革命先辈的革命理念和爱国之情。无数革命先辈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坚毅果敢的英雄气概、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是留给我们珍贵的精神遗产。



  国际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是一个综合教育体系,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制度层面、观念层面、行为层面构建中国国情教育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国情教育大学习”系列活动将充分发挥国际教育学院第二党支部以教师党员为主的特色优势,将党史学习与提升党员教师国情教育能力紧密结合,加快推动将党支部建成德育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


文字:国际教育学院第二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