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资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职”为成长,“思”为引领 ——记国际教育学院第二党支部和课程思政工作坊 联合学习活动
2025-04-07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 访问次数 : 103


321日,国际教育学院第二党支部和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坊2025年度首次联合学习活动在学院行政楼426室顺利举行。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课程思政工作坊全体成员、教学中心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主题活动。


本次联合学习活动定名为“登 攀”,聚焦学院国际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及成长,邀请2024年晋升高级讲师的赵银姬老师进行分享。



学院常务副院长、第二党支部书记王玉芬指出,在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出“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高质量的国际中文教师队伍是全力提升来华留学、打造“留学浙大”品牌的重要保障。本次联合学习活动旨在加强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大家的教学科研和个人成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学院将围绕“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做好国际中文教育”这一命题,通过定期组织课程思政工作坊等活动,形成优秀教师示范引领、全体教师互相促进提高的良好格局


学院副院长、课程思政工作坊主任唐晓武希望全体青年教师能从赵银姬的经验分享中获得启发,不懈努力,争取在自身的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赵银姬以《“职”为成长,“思”为引领》为题,带来了一场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报告。她首先介绍了世界汉语教学学会2022年制定的《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践与专业发展五个战略维度切入,通过16项二级能力指标的精细解构,详细解读了新时代国际中文教师核心能力体系的建构逻辑与实施路径,强调中文语言学理论、中华文化传播策略、国情教育等专业知识的深化,结合中文要素教学法设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教学实践环节,阐释了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融合提升之道。



赵老师将教师职业发展轨迹划分为三层进阶式阶段:针对新手教师,应着重提升教学方法、课程开发、科研能力、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培养;对于骨干型教师,应强调具备系统且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对于教学型教授,则应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拥有独到见解和显著学术贡献。


结合自身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经历,赵老师从自身规划、政策解读、评聘准备等多个方面为大家带来无私而又宝贵的分享。她说,专业技术评聘不仅是教师个人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展示,更是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



此次学习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与会老师们不仅收获了同事职称晋升的经验与教训,更获得了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启示。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国际教育学院将为推动学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文:刘惕若

图:蔡 丹